2016年12月23日

【東京印象】神樂坂的美味,蕎樂亭もがみ

以手工蕎麥麵為主打商品的餐廳,蕎樂亭


2016年11月,藉著老婆慫恿團長前往東京旅遊,而團長也真的被慫恿成功的好機會,我得以跟著團長、老婆及團長的姐姐一起來到東京旅行。趁著東京留下的記憶溫度還在,趕緊來分享這次在旅行留下的有趣印象。

本文所附照片如未特別標明,均為老婆所拍攝)

--------------------------Star---------------------------

來到東京最冷的那天,團長帶我們到神樂坂晃晃,並安排晚餐在一家以手工蕎麥麵為主打商品的餐廳,蕎樂亭もがみ用餐。

團長說,根據查詢資料,蕎樂亭もがみ老闆的手藝傳承自米其林一星蕎麥麵名店師傅之手,所以此行來到東京很想嘗嘗厲害的手工蕎麥麵是什麼滋味,並詢問我們的意見。對於像我這種死皮賴臉跟著來東京,又沒有做功課的懶惰團員,團長既然都幫忙找好餐廳用餐,免去我們誤踩地雷的風險,當然沒有不附和道好的理由啊。所以聽到團長的詢問,我跟老婆立馬點頭如搗蒜,好完美展現出我們的無異議

循著google地圖的指引,我們在寒風相伴下,穿越神樂坂的巷弄,來到目的地蕎樂亭。看著木製店門及店內老闆烹煮食物時揚起陣陣熱氣所形塑的溫暖氛圍,被10度冷溫包覆的我們,恨不得立刻坐進店內享用米其林級的美味。




店內溫暖的氛圍與店外的冷空氣形成強烈對比



盡責的團長為了拯救團員脫離寒冷與飢餓的夾擊,旋即走進店內向店員詢問店內有無座位可供四人用餐。但在看到店門打開時宣洩出的男性顧客歡樂氣氛與出面和團長交涉的店員後,我相信店內應該暫時沒有我們四人的容身之處。因為出面交涉的店員,她的笑容如下所示:



不過,不管店員的笑容有多療癒,我相信這都只是輔助,名店之所以熱門,重點還是在美食本身。所以雖然店員向團長表示店內只接受現場排隊,無法接受預留電話通知用餐的預約方式,但為了傳說中的米其林等級蕎麥麵,我們還是決定回頭再與寒風搏鬥,好能再看到店員的笑容,喔不,我是說好能品嘗美食。

就這樣又與寒風共舞了一個多小時,看著店內那些男性上班族終於帶著滿足的笑容與酒意離開餐廳後,店員一面向我們致歉一面邀請我們入內用餐。就在店員安排我們就座於吧檯區後,我一面看著眼前神情專注料理食物的老闆,一面對於剛離開的客人為何連吃一份蕎麥麵也能花一個多小時的行為感到釋懷。



老闆專注料理食物的神情,相當有魅力(照片為團長拍攝)


不過,不管老闆的專注神情多有魅力,我相信這都只是輔助,名店之所以熱門,重點還是在美食本身。在團長的協助下,我跟老婆分別點了咖哩蕎麥麵及豬肉蕎麥麵,團長也貼心的點了清酒替我們去寒、還點了煎鴨肉及玉子燒與我們一同分享。



店內menu,看得懂日文的朋友請自行翻譯


店內筷架相當可愛



店內備有各式造型的酒杯,點酒的客人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酒杯飲酒



在寒冷的天氣裡小酌一杯清酒去寒,是團長給我們的溫柔


原以為我點的咖哩蕎麥麵,餐廳會附上濃稠重鹹的咖哩沾醬,沒想到餐廳附上的竟然是咖哩湯。欣喜之餘,我隨即拿起筷子一把夾起蕎麥麵送進咖哩湯內,再順勢將沾滿湯汁的麵條送入口中後,頗具口感的蕎麥麵與味道香濃的咖哩湯立刻攻佔全部味蕾,再搭配眼前店員的溫暖笑容,數十分鐘前還在店外與寒風惡鬥的我,霎那間好像來到了天堂。





不過,店員療癒的笑容只是輔助,名店之所以能讓顧客上天堂,重點還是在美食本身。除了我點的咖哩蕎麥麵美味滿點外,老婆點的豬肉蕎麥麵,也附上了料多味濃的豬肉湯,讓老婆瞬間將身心靈所缺乏的能量一次補足。



我點的咖哩蕎麥麵


老婆點的豬肉蕎麥麵


除了蕎麥麵外,團長額外加點的煎鴨肉也是店內一絕。鴨肉一入口後不但仍保有鮮嫩口感,隨著咀嚼律動而噴發的鴨肉肉汁,更證明老闆在鐵鍋上煎煮鴨肉的細心與功力,有機會來到蕎樂亭用餐的朋友,千萬別錯過這道美味。



略帶血色的煎鴨肉,是道讓人驚豔的菜色

酒足飯飽後,我依依不捨地離開蕎樂亭。看著親自到門口再次就讓我們在外久等而向我們致歉的老闆與店員,我相信下次來到東京,我一定還會再來蕎樂亭もがみ用餐。




當然,店員的療癒笑容只是輔助,重點還是美食本身。

-------------------------------------
iNfo
蕎樂亭もがみ
地址:東京都新宿區中里町3番地
TEL/FAX:03(6326)2330
http://mogami.kyourakutei.com
  • 如果可以,請先以電話預約,以免在外痴痴等候。


2016年11月20日

【四傻遊雙牙】大航海時代的起點,里斯本

與七座山丘共組的城市,里斯本

終於,這次又臭又長的雙牙遊記來到最終章了(灑花!!)。

這次旅行,四人來到葡萄牙後身體都開始感到有些疲憊。老婆來到葡萄牙後,甚至還嚷嚷者其實行程到馬德里就該結束了。不過,回台灣後沒多久,老婆看到旅行時拍下的照片,又開始嚷嚷著葡萄牙的風景與美食都讓她很難忘。果然旅行就像人生一樣,沒有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就沒有事後讓人回味再三的回憶。

好像有點離題了,回到主題。在大霧中與波爾圖告別後,我們搭乘最早長途班來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葡萄牙語:Lisboa)


航海時代的起點


里斯本貝倫塔

國、高中時,雖然曾在地理課本上看過里斯本,不過這座城市在我的印象裡,除了與葡萄牙首都產生連結外,別無其他記憶點。直到浩角翔起隨著食尚玩家節目來到後,里斯本充滿老味道的電車,與美麗但難掩蕭條的街景,才讓我留下深刻印象。而實際來到里斯本,過往大航海時代留下的遺跡,更是我在里斯本追逐的重點。

提到大航海時代(也有人稱為地理大發現時代),你一定會發現葡萄牙在這段歷史留下的蹤跡,而說到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的故事,就不容忽視恩里克王子Infante D. Henrique,亦有譯為亨利王子)在葡萄牙留下的影響力。這位因熱愛航海,而在15世紀初率先於葡萄牙薩格里什Sagres設立人類歷史上第一間航海學校的王子,讓葡萄牙在15世紀靠著在航海技術上的精進,先由迪亞士Bartolomeu Dias在1487年沿著非洲大陸航行發現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接著由達迦瑪Vasco da Gama接棒在1498年繞過好望角,順著西印度洋的季風抵達印度而率先掌握通往東方的航道,並讓葡萄牙的蹤跡,開始陸續出現在東亞諸國的史冊上。



完工於1960年的發現者紀念碑,是為了紀念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而建,紀念碑上站在船首最前方的,就是恩里克王子(照片為老婆拍攝)


隨著掌握通往東方世界的航道,以及1500年將巴西納入殖民,葡萄牙在16世紀賺進大量財富並將國力推上顛峰,而最足以彰顯此時期葡萄牙國力的建築,當屬「熱羅尼莫斯修道院(葡萄牙語:Mosteiro dos Jerónimos)」了。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始建於1502年的修道院,是當時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Manuel I為紀念達迦瑪發現印度航道而建。這座耗時70年完成的修道院,以巨大的白色花崗岩砌成哥德式風格外牆為基礎,搭配外形像麻花捲的扭轉造型廊柱及馬蹄型拱窗,再將摩爾人喜愛的幾何圖形與花紋圖案雕刻揉合其中的外型,成功彰顯了葡萄牙在15世紀海納四方的霸主地位,而如此奇特的建築風格,也讓後世以國王之名,將此建築風格命名為曼努埃爾式(Manueline)」。



以白色花崗岩砌成的修道院,是最能彰顯大航海時代下葡萄牙豪奢面的建築(照片為老婆拍攝)




外型像麻花捲的扭轉造型廊柱,是曼努埃爾式建築風格的特色之一




散佈於樑柱上的貝殼與花紋雕刻,象徵葡萄牙當時踏遍三大洋的創舉(照片為老婆拍攝)


走進修道院,兩層樓的建築設有迴廊與大面積的中庭花園,迴廊上則滿載兼融文藝復興風格的人物雕刻與摩爾人式的幾何花紋雕刻,搭配不同時刻的光線移動所行塑的光影變化,讓旅人行走其中,光是欣賞光影與雕刻的舞動,就有目不暇給的感覺。而如此巧妙利用迴廊光影變化的的設計,也再次印證摩爾人長期統治伊比利半島後,在半島上留下的文化影響力。



修道院迴廊利用光影折射變化營造的美感,風格與阿爾罕布拉宮相近(照片為老婆拍攝)




除了迴廊建築外,修道院內還有聖瑪麗亞教堂。這座據說原本預定作為皇室禮拜用的教堂,因與大航海時代時停泊葡萄牙船艦的港口只有一街之隔,所以每當船艦出航前,教堂都會替探險家與水手祈求平安,久而久之,修道院就成為當時漂泊汪洋大海的葡萄牙男兒心靈寄託處,不論是出航前或平安返航後,這裡都是航海家與水手的必訪處所。




像是要承載所有信徒的禱念般,修道院教堂內部與歐洲其他教堂相同,都挑高的室內空間(照片為老婆拍攝)



相同空間下,這裡曾經是航海時代探險家們的心靈寄託處(照片為老婆拍攝)




航海家達迦瑪過世後被安葬在這座為了慶祝他豐功偉業而建的修道院(照片為老婆拍攝)



修道院所在的里斯本貝倫區,位於特如河(葡萄牙語:Tejo)出海口處,藉著地利之便,貝倫區成了16世紀葡萄牙男兒揚帆出海挑戰偉大航道的港口,連同為了紀念恩里克王子逝世500週年而建的發現者紀念碑,及位於紀念碑約15分鐘路程處,於16世紀建造風格同為曼努埃爾式」的貝倫塔,貝倫區保存了葡萄牙人在16世紀踏遍世界五大洲三大洋的氣魄與輝煌。對於大航海時代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抽空來趟里斯本,漫步於修道院及貝倫塔之間,感受那段人類勇敢挑戰未知海域的豪情壯志吧!


發現者紀念碑所在地,據說是當年葡萄牙船艦出發探索世界的起點(照片為老婆拍攝)


修道院的秘方



來到貝倫區,千萬別忘了到Pastéis de Belém嚐嚐最正宗的葡式蛋塔(照片為老婆拍攝)

感受完大航海時代探險家們的豪情壯志後,別急著離開貝倫區,位於修道院旁不遠處,店門口總是擠滿排隊人潮的Pastéis de Belém老餅店,有最正宗的葡式蛋塔(nata)等著你前往品嚐。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葡式蛋塔是由熱羅尼莫斯修道院的修女發明,直到1820年修道院關閉後才將蛋塔的配方轉交給老餅店,讓老餅店自1837年起,靠著這道百年正宗的無敵美味營運至今。另外我從網路上搜尋得知,老餅店百年來只陸續讓三位師傅看過蛋塔的神秘配方,並且規定師傅每天到老餅店後,必需在秘密小房間裡調配蛋塔的內餡與餅皮的原料比例後,才將調配好的原料拿出來讓助手幫忙烘烤。靠著如此到位的保密功夫,才讓老餅店百年來得以獨佔正宗蛋塔的美味。



糕餅店的櫃臺,永遠擠滿採購的人潮(照片為老婆拍攝)






老餅店內也採用藍白色系的壁畫裝潢(照片為老婆拍攝)





老餅店的廚房,忙碌的將剛出爐的蛋塔送交給服務生,好快點送到客人桌上(照片為老婆拍攝)



老餅店的店門口不大,且擠滿了購買人潮,初次到訪的人會以為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吃到蛋塔。不過,店外的排隊人潮大都是外帶的客人,如果不趕時間,我強烈建議來到這裡的朋友可以直接走進店內,裡頭有相當大的用餐區,讓客人可以一面欣賞店內具有葡萄牙特色的藍白裝潢,一面品嚐眼前的美味葡式蛋塔。

我們四人順利在店內找到位置就座後,就趕緊向服務生點餐。一開始預定每人兩顆蛋塔時,不愛吃甜食的老婆還擔心會不會點太多吃不完,等到蛋塔上桌老婆親自品嚐後,才驚訝於正宗葡式蛋塔的酥脆外皮與香濃內餡。老餅店的葡式蛋塔,餅皮有微硬的脆度,口感跟炸過的春捲皮有幾分相似,與台灣肯德基瑪嘉烈蛋塔的餅皮口感偏向千層派不同。此外,老餅店的葡式蛋塔內餡香味濃郁,嚐起來又不會過於甜膩,很容易讓人無法自拔的一口口的吃不停。有機會來到老餅店品嚐蛋塔的朋友,請放棄無謂的減肥顧忌,放肆的一口接一口吃下蛋塔吧。畢竟錯過了眼前的美食,此生不知道何時才能再次品嚐,但錯過了今日的減肥決心,明天還可以再來一次啊!




看著照片中的蛋塔,讓我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照片為老婆拍攝)




香滑濃郁的內餡,連不愛甜食的老婆都覺得好吃(照片為老婆拍攝)


陸之盡頭,海之起點



歐陸最西端,羅卡角(照片為老婆拍攝)


來到里斯本旅遊,大部分的旅客都會安排到近郊的歐陸最西端羅卡角走走,但只去羅卡角,又好像有點空虛,所以很多旅客都會在途中多安排一個景點,有些旅客會選擇到辛特拉的佩納宮走走,有些人會安排前往卡斯爾什享受悠閒的小漁村風情,我們在老萬的建議下,決定在里斯本的第二天前往辛特拉的佩納宮與羅卡角走走。



里斯本羅西屋火車站,外觀像是個歷史悠久的飯店(照片為老婆拍攝)


從里斯本的羅西屋火車站搭電車出發,大約40分鐘左右的車程,就可以來到里斯本近郊的辛特拉車站(Sintra),在車站外頭搭上前往佩納宮(葡萄牙語:Palácio Nacional da Pena的巴士,再左搖右晃於蜿蜒山路間後,旅客就可以來到佩納宮的山腳下了。

沒錯,只是山腳下,你要花點力氣爬坡才能抵達佩納宮。




快了快了,佩納宮就快到了(照片為老婆拍攝)



穿過眼前的阿拉伯式拱門,就可以進入費迪南德的幻想世界(照片為老婆拍攝)


佩納宮是19世紀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二世的丈夫費迪南所建。這座據說為19世紀浪漫主義風格建築代表作之一的城堡,因費迪南將哥德式、摩爾人式、文藝復興式、曼努埃爾式的建築風格通通混攪在一起,因而讓佩納宮產生如同瀨尿蝦遇上牛肉後成了撒尿牛丸般的驚人效果,其獨特的建築風格不只讓葡萄牙人至今仍引以為傲的持續用作接待外賓的會場,聯合國亦於1995年將佩納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

走進阿拉伯風格的拱門後,旅客就能看到佩納宮以鮮黃色外觀矗立眼前,搭配迪士尼式的城牆、尖塔,以及像是童話故事中才會出現的神獸、士兵,佩納宮給我的印象,與其說是浪漫,不如說是來到費迪南的異想世界。



鮮黃色的外牆,是佩納宮給人的第一印象(照片為老婆拍攝)




迪士尼式的城牆與神話故事中的神獸,整個佩納宮就像是費迪南的異想世界




佩納宮室內的磁磚,也會出現類似童話故事中騎士的樣貌


走進佩納宮,裡頭仍完整保留19世紀以來的裝設,與當時葡萄牙皇室的起居用品。與馬德里皇宮相較,佩納宮的內部裝設也許稱不上極盡奢華瑰麗,但看在窮酸如我的眼裡,19世紀葡萄牙皇室的生活水準仍像是天堂般的華貴啊。



佩納宮內仍完整保留19世紀葡萄牙皇室的生活起居樣貌



佩納宮內的廚房樣貌,看在喜歡做菜的人眼裡,如此碩大且烹飪器具齊全的廚房,應該很令人羨慕吧


離開佩納宮後,我們先搭巴士回到辛特拉車站,再從車站前搭上403號公車,經過約莫3、40分鐘的車程後,我們來到歐陸最西端羅卡角(Cabo da Roca )


歐陸最西端,羅卡角(照片為老婆拍攝)


北緯38度47分,西經9度30分,這不但是羅卡角的經緯度,也曾經是歐洲人恐懼的起點。在那個主張地圓說就會被視為邪說異端,且被大多數人綁起來燒死的年代,歐洲人深信只要越過羅卡角,眼前的汪洋大海就會將人類帶往無底深淵。直到地圓說逐漸填滿大多數人的理智,直到航海家願意以熱情向羅卡角前方的大海宣戰,原本是無底深淵的大海才成為聯繫世界的載具,活在現代的我們也才得以站在前人的心血上,享受盡情探索世界的樂趣。



從無底深淵到聯繫世界的載具,人類花了好長的時間才克服對大海的恐懼(照片為老婆拍攝)


站在羅卡角望著大西洋,雖然二月的海風仍搶戲的刷存在感,讓身體因此不爭氣的直打冷顫,但我的內心仍因大航海時代的探險家的勇氣而感到熱血沸騰。活在現代的我們,該多麼慶幸前人願意用生命換取人類走向理智,用與海相搏的勇氣引領我們發現世界有多大。而對照台灣現今對同性婚的爭議,我們是不是該多努力一點,讓後世能站在平等的基礎上,享有愛與被愛的自由呢?



所謂的天涯海角,其實只是自己設下的界線罷了(照片為老婆拍攝)


結語



里斯本28號電車(照片為老婆拍攝)


除了上述介紹的景點外,里斯本還有很多讓我跟老婆記憶深刻的風情。

像是在旅行18天後,極度想念家鄉味道時,我們在里斯本街頭隨意找到餐館內,嘗到味道跟台灣海產粥有87分像的葡式海產粥。



這道味道跟台式海產粥風味相似的餐點,恰巧解救了我們的思鄉味蕾(照片為老婆拍攝)


還有位在里斯本舊城區,開業於1905年,許多里斯本文人喜愛聚集的巴西人咖啡館(Cafe A Brasileira)。



詩人佩索亞的銅像,是指引遊客前往巴西人咖啡館最顯著的標的


還有搭乘28號電車,沿著起伏的坡道,穿梭於里斯本最古老的阿爾法碼區,感受摩爾人遺留在里斯本的美麗與時光帶來的蕭條等,都是里斯本留給我們的美好回憶。



起伏蜿蜒的街道,是阿爾法碼區最常見的風情



而走在里斯本街頭,雖然仍可以從建築物外觀的裝設,發現大航海時代留下的輝煌,但建物略顯斑駁的外觀,仍不留情地顯示失去殖民地資源的里斯本,就像是穿著華麗但服裝過時的婦人,也許曾經雍容華貴,但已難掩眼前落寞。

不過,即使如此,葡萄牙人並沒有為了重返富貴,而考慮過依靠鄰國西班牙,反而至今仍厭惡外地人分不清兩國的差別。這點與台灣人相較,葡萄牙人似乎活得更有志氣些。




搭乘28號電車,是遊覽阿爾法碼區的最佳方式之一(照片為老婆拍攝)


以上就是我們在2016年春天前往雙牙旅遊的紀錄。這段旅程之所以能成行,最要感謝的還是老婆跟老萬。如果沒有二人費心地找路、安排住宿地點與購買車票,雙牙的美景與歷史風土絕對不會出現在我眼前。所以遊記的最後,我要特別感謝二人。

最後還要謝謝曾經看過雙牙遊記的各位,如此又臭又長,內文只抒發個人感想,又懶得整理旅行資訊的遊記,還能承蒙各位賞臉看完,真的是非常感謝。如果我的遊記能點燃各位出發前往雙牙旅遊的引擎,那將是我最感快樂的事情了。

雙牙遊記最終章在此止筆,我們下次旅行見~~



2016年10月11日

【四傻遊雙牙】波爾圖的好味道

波爾圖22路電車

馬德里住宿期間,老婆遭逢這次旅行最困窘的事件。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在馬德里訂了一間公寓式的民宿,民宿的熱水依賴一個儲水式電熱水器提供。入住的第一晚,老婆因為看完足球賽回來後覺得有點累,所以先到房間休息,等大家都輪流洗完澡了,才起床洗澡。豈料,老婆洗到一半,就大聲呼喚說:沒熱水了!

沒熱水了!當時馬德里氣溫只有5度不到,老婆又這麼怕冷,我跟老萬趕緊去檢查電熱水器。只見電熱水器亮著紅燈,民宿服務處晚上也沒人留守,只好請老婆先把身子擦乾淨,明天再請民宿工作人員來修。

說也奇怪,到了第二天早上,水龍頭流出源源不絕的熱水,老婆也順利洗了熱水澡,當時我們猜測,可能是前晚熱水器的熱水剛好用完,又來不及加熱,才會導致熱水不夠用,所以第二天早上並沒有向民宿反應這件事,而這一遲疑,讓老婆當天晚上又受難了。

第二天的行程因為到又冷又凍的賽哥維亞旅遊,所以一回到民宿,我就催促老婆趕緊先去洗澡,免得又沒熱水。誰知道,水龍頭盡流些比外頭氣溫還冷的水,老婆只好用鍋子燒熱水洗澡。連續兩晚的折磨,加上從馬德里移動到波爾圖時,要早起搭乘廉價航空的紅眼班機,讓老婆一到波爾圖後沒多久,就感冒了。

老婆感冒了,並且開始有發燒的症狀,可是我在安達魯西亞區旅行期間,就把帶來的感冒藥全部吃完了,我只好一直沖泡寶礦力給老婆喝,讓老婆多補充電解質幫助退燒。老天保佑,老婆在波爾圖的最後一天,終於退燒平安無事,不然我吃光感冒藥的行為,真的會害慘老婆啊!!

曾經輝煌的國度


搭乘機場快捷進入波爾圖市區的時光,是我跟老婆第一次在歐洲大陸看見日出(照片為老婆拍攝)


在凌晨三點的寒風相伴下,我們從馬德里機場搭乘超小型飛機離開西班牙,並在天色破曉前,來到葡萄牙第二大城,波爾圖(葡萄牙語:Porto,也有人翻譯為波多)



葡萄牙人自12世紀從摩爾人手中奪回失土,並擺脫西班牙王國的控制自成一國後,波爾圖就因其臨海位置而成為葡萄牙對外貿易的重要據點。時間來到15世紀,原本不甚富裕的葡萄牙,為了抵抗鄰近西班牙皇室的併吞威脅,決定透過尋找另一條與東方交易的管道,來達到富國的目標,此時臨海的波爾圖,恰巧攀上大航海時代的浪頭賺進大量財富,而這些過往的富裕,可以從現今仍留存在波爾圖建物上的藍白磁磚畫看出

搭乘地鐵來到波爾圖市區,一出車站就先看到外觀滿佈藍色磁磚藝術的Almas小禮拜堂(照片為老婆拍攝)

葡萄牙為何這麼盛行磁磚畫(Azulejo)?磁磚畫又是從哪裡開始發跡的?我在網路上查到許多不同的說法跟版本。比對後,我認為較有可能的來源是這樣的:磁磚畫的技術源自埃及,之後隨著摩爾人的統治而傳入西班牙,16世紀葡萄牙國王造訪賽維亞時,因為驚艷於磁磚畫的美麗,而將磁磚畫引進葡萄牙。

磁磚畫剛引進葡萄牙時,內容仍沿襲摩爾人的風格,以鮮豔色彩與幾何圖案排列為主。後來受到義大利繪畫技法及燒磁技術改良的影響,葡萄牙的磁磚畫進入以描繪人物故事為主的風格。


波爾圖聖本篤車站有大片瓷磚畫,據說建築師是以2萬幅磁磚組成(照片為老婆拍攝)


車站內的磁磚畫,述說葡萄牙的歷史故事(照片為老婆拍攝)


細看磁磚畫,旅人很難不被磁磚畫的細緻所震撼

時間來到17世紀,荷蘭達夫特(Delft)藍陶技術引進葡萄牙後,為葡萄牙的磁磚畫注入藍白色系的DNA,不過此時的磁磚畫因技術繁複價格昂貴,仍然是用來彰顯王宮貴族尊榮不凡的識別證,尚未普及於平民的生活中。直到19世紀,葡萄牙從殖民地巴西引進新的技術並建立完整的產業鍊後,葡萄牙的花磚才得以進入量產階段。此時葡萄牙平民因海外廣大殖民地帶來的財富,也開始有能力將原本專屬王宮貴族的磁磚畫,帶入平民生活的日常,最後隨著往後手繪技術的精進,磁磚畫逐成為深受葡萄牙人喜愛的藝術風格。

隨著航海時代帶來的財富,波爾圖的磁磚畫開始出現在平民生活的日常(照片為老婆拍攝)


與葡萄牙其他地區相較,波爾圖的磁磚畫多以藍白色系為主,且呈現的內容相當多元,像是教堂的磁磚畫主題多為闡述聖經上的故事,聖本篤車站的磁磚畫則是敘述葡萄牙的重要歷史故事,一般民眾居所的磁磚畫內容就更多元了,有的主題是花草樹木,有的主題是豐盛食物。不論是史詩還是柴米油鹽,波爾圖街頭隨處可見的藍白磁磚畫,都忠實的紀錄下大航海浪潮帶來的富饒,讓現今略顯蕭條的波爾圖,仍可藉由磁磚畫緬懷過往的榮光。

卡莫爾教堂洛可可式的外觀搭配藍白磁磚畫,這模樣好像只有葡萄牙才會見到(照片為老婆拍攝)

就連波爾圖警車的塗裝,也採納了藍白色系磁磚畫的元素


杜羅河畔



杜羅河畔路易士一號橋



波爾圖還有另一項因貿易而揚名世界的名產,波特酒。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波特酒是以種植於葡萄牙北部杜羅河谷的葡萄所釀製。因為在釀造過程中,以添加烈酒終止發酵的方式,保留了葡萄酒液中的糖份,讓這款葡萄酒的口感,除了保有原本葡萄酒該有的風味外,還添加了甜味跟些許烈酒的濃厚口感。而這款酒類的生產地,雖然位在杜羅河上游河谷,但因為完成品都透過杜羅河(Douro)運送至波爾圖,再從波爾圖對外販售至其他地方,所以久而久之,這款酒就以波特酒(Port Wine)為名了。

波特酒生產完成後,就靠著這款底部特別寬平的船,自杜羅河上游運送自波爾圖(照片為老婆拍攝)

將波特酒從上游運送至波爾圖的杜羅河,把波爾圖一分為二,一側是沿著山坡搭建住宅的舊城區,一側是聚集許多酒莊的蓋雅新城區(Vila Nova Gaia),連同橫跨杜羅河連結兩區的路易士一號橋的景像,據說是波爾圖最迷人的模樣。身為觀光客的我們,雖然因為早起而有點精神不濟,但抵達飯店完成行李寄放後,我們還是隨著起起伏伏的坡道,一路來到杜羅河畔。


杜羅河畔的舊城區模樣,已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照片為老婆拍攝)


初見杜羅河畔,雖然內心仍因眼前的美景而感到驚訝興奮,但旅行超過2週後的身體,還是很老實的提醒自己,歲月這把無情的殺豬刀,已將青春時期的旺盛體力對半砍下,原本預定要爬上鐵橋上層俯瞰杜羅河兩側美景的計畫,最終在徒步走過下層鐵橋抵達新城區的河岸後,宣告終止。

回到舊城區河岸,不中用的肚子又開始鳴叫抗議,我們留在河畔閒晃,一面假裝逛逛河畔的紀念品店,一面用心留意河畔的餐廳是否開始營業,就在葡萄牙帥哥剛把餐廳店門打開並擺設戶外桌椅未久,我們立刻前往詢問帥哥,打探餐廳可否提供餐點,並在見到小帥哥一臉「當然可以」的表情後感到如釋重負。葡萄牙人的用餐時間雖然跟西班牙人差不多,但與西班牙餐廳相比,葡萄牙餐廳願意在非用餐時間提供餐點的溫馨舉動,實在是外出遊子的最佳良伴啊。


鐵橋的設計師是艾菲爾鐵塔設計師的徒弟,上層主要供電車行駛,下層供一般車輛行駛,上下兩層行人都可以通行,只可惜當時我們體力不濟,沒能爬上鐵橋上層看看河畔風景(照片為老婆拍攝)

我們原本想待在餐廳內用餐,好躲避外頭的冷空氣,但實際到餐廳內就坐後,發現沒有暖氣的餐廳,室內溫度跟戶外差不了多少,為了多接收些太陽的熱能,我們又往戶外座位移動並迅速點餐完畢。此時,有兩位日本遊客也在附近的戶外座位就坐點餐。

又冷又餓的我們,在餐點上桌後就急切的分食餐點,杯盤狼藉後望著仍顯空虛的肚皮,我又提議,點一份波爾圖名菜,濕答答三明治(Francesinha)如何?而同一個時空下,鄰近的日本遊客則是點了餐前酒跟前菜,優雅的以美酒佐餐點,享受眼前的杜羅河畔美景。

鏡頭拉回到我們這,在餐廳將以吐司、豬肉排、火腿、蛋等食材層層堆疊,外層再淋上起司醬的濕答答三明治送上桌後,我們又啟動急切分食模式,並一邊分食一邊拉低毛帽,好抵擋河畔吹來的寒風。而同一個時空下,鄰近的日本遊客則是優雅的調整太陽眼鏡,然後繼續優雅的以美酒餐點佐河畔美景。

同一時空下的杜羅河畔,同樣來自亞洲的遊客,南島子民的我們為了在冷風下生存而分食眼前餐點,來自北國的日本遊客則是優雅的從餐前酒開始享受美景佐美食。這血淋淋的經歷告訴我,想在2月前往歐洲旅遊,就要先練好身體,如果沒有抵禦寒風的能耐,就注定與優雅絕緣!


以吐司、豬肉排、火腿、蛋等食材層層堆疊,外層再淋上起司醬的濕答答三明治,絕對是遊客來到波爾圖旅遊時,用來補充爬坡時消耗體力的最佳餐點(照片為老婆拍攝)

屬於文青的小城市


波爾圖自由廣場,廣場一側的麥當勞,據說有最美麥當勞的稱號(照片為老婆拍攝)

除了擁有磁磚畫與杜羅河畔美景外,波爾圖還擁有文青生活必備的最美咖啡館與最美書店。

最美咖啡館是Cafe Majestic。這間創業於1926年的咖啡館,曾被選為世界十大最美咖啡館之一。我們抵達老咖啡館時,站在木框大門旁,穿著白衣黑褲的服務生,就立刻禮貌且優雅地引領我們前往座位就座。看來老咖啡館與之前我跟老婆去過的歐洲名咖啡館一樣,將專業服務視為咖啡館經營的必備要素之一。



Cafe Majestic咖啡館,曾被選為世界十大美麗咖啡館(照片為老婆拍攝)

走進咖啡館,以木質雕刻搭配歐洲宮廷式吊燈的裝潢,其風格也許不比布拉格的帝國咖啡館華麗,店內的氣氛也許不比維也納的中央咖啡館優雅,但是店內木質裝潢、木質桌椅及皮製MENU封面所沉澱的悠久歷史感,絕對遠勝於另兩間十大最美咖啡館。



不變的木質裝潢搭配吊燈,可以看見老咖啡館不變的堅持(照片為老婆拍攝)



黑白服飾的服務生,禮貌且優雅地替顧客服務(照片為老婆拍攝)



老咖啡館就連MENU都佈滿濃濃的歷史味(照片為老婆拍攝)

據說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在波爾圖任教期間,也常到老咖啡館用餐寫作,喜愛哈利波特的書迷來到波爾圖時,別忘了到老咖啡館走走,體驗一下JK羅琳如何在咖啡香味與木質氣味間,激發出魔法故事想像的過程。



老咖啡館的咖啡,風味也是相當不錯喔(照片為老婆拍攝)


波爾圖的最美書店,是位在波爾圖大學旁的 Livrara Lello,這間創業於1906年,曾被孤獨星球評選為世界3大最美書店之一的人氣老書店,近年因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在波爾圖任教期間時常到訪的傳聞,又成為觀光客來到波爾圖必訪的景點。



位於波爾圖大學旁的萊羅書店,曾被孤獨星球評選為世界三大最美書店(照片為老婆拍攝)


原本只准許遊客在開店前一小時入內拍照的老書店,近年因龐大觀光客不斷湧進,開始改採售票制度。遊客只需在書店前方的售票處花3歐元購買入場卷,就可以進入老書店內拍照,而且3歐元的入場卷還可以用來折抵店內的消費(限於折抵購書費用),此舉不但滿足觀光客想入內拍照的願望,也讓老書店因此開拓更多收入,可說是一舉兩得的經營方式啊。



老書店對面的半圓形紅色鐵櫃,就是老書店的售票處


購票後,售票處會給你一份介紹資料與購票收據,如果在店內購物,記得將收據拿出來折抵消費(照片為老婆拍攝)

老書店與老咖啡館一樣,都採木質裝潢風格,繁複的雕刻花紋搭配挑高的書櫃與曲線型樓梯,華麗的室內設計讓遊客一入內就忍不住猛按快門,急切著想將老書店的美收入記憶體中。


階梯的盡頭,是魔法學校在等待老婆嗎?(照片為老婆拍攝)



曲線型的階梯,是老書店的招牌

也許是受到哈利波特作者之前常造訪老書店的傳說影響,很多人來到老書店後,都覺得老書店的模樣是霍格華茲魔法學院的原型。我不是哈利波特書迷,所以無法評論這樣的說法是否正確。不過,老書店的木質裝潢與老咖啡館一樣,沉澱了百年的歲月痕跡後依然保有原本的典雅,難怪多年來吸引眾多真假文青前來朝聖拍照,甚至讓老婆縱然因發燒身體不適,也堅持要前來老書店走走。有機會到波爾圖的朋友,記得準備好相機,好好地將自己此生最文青的一面,融入老書店的風情內吧!




老書店的室內採挑高空間,讓讀者有相當舒適的購書與閱讀空間




經典的木紋雕刻,讓老書店歷經百年依然典雅(照片為老婆拍攝)



頂層的彩繪玻璃屋頂,也是老書店另一個殺相機記憶體的地方(照片為老婆拍攝)


難忘的好味道



Restaurante Abadia


在波爾圖旅行期間,老婆因為發燒身體不適而不得不捨棄很多行程。不過,民以食為天,再怎麼不舒服,也是要出門吃飯才能生存下去。老婆在飯店休息時,還是利用手機搜尋波爾圖有沒有好吃的餐廳,並在看到網友以「這是他父親朋友思念30年的好味道」介紹Restaurante Abadia後,立馬決定前往這家餐廳用餐。



位在巷弄間的餐廳,外型不起眼,如果沒有用Google先定位,很容易錯過(照片為老婆拍攝)

隨著Google導航前進,我們來到Abadia餐廳門口。餐廳的外觀雖然不起眼,但店內用餐環境很舒適,搭配牆面的磁磚畫,讓顧客一入內就能確定這是家販售道地葡萄牙菜的餐廳。

進入餐廳,服務生很親切的帶領我們就座,而我們也參考網友的推薦,點了伊比利豬排跟鹹鱈魚當主餐。遊記寫到這裡,終於有機會介紹與松露、鵝肝、魚子醬並列為歐洲夢幻食材的伊比利豬了。



來到伊比利半島,如果沒吃過伊比利豬,那真的會讓你終生遺憾(照片為老婆拍攝)


根據網路查詢資料,伊比利黑豬主要放養於西班牙南部山區的橄欖及橡樹叢間,因為放養時以野生香草、橄欖及橡果為主食,讓伊比利黑豬的肉質甜味與香氣,遠勝其他品種豬肉。這次旅行,我跟老婆在格拉那達時,因為誤打誤撞而初嚐伊比利豬排,當時就因為豬排的口感與在台灣吃過的豬肉不同而感到驚艷。來到葡萄牙後,看到網友推薦Abadia的伊比利豬排值得品嚐,我們當然不會錯過再次品嚐伊比利豬的機會。

Abadia餐廳的伊比利豬排雖然相當厚實,但肉質的口感相當鮮甜軟嫩近似5分熟的牛肉,不會過柴更不會有豬肉的腥味,再搭上配菜及馬鈴薯片,這滋味讓我直到現在都很懷念。各位朋友如果有機會來雙牙旅遊,千萬記得要品嚐伊比利豬肉,相信我,這滋味絕對會讓你留下深刻印象的!



鹹鱈魚是葡萄牙另一道名菜(照片為老婆拍攝)


除了伊比利豬排,另一道鹹鱈魚是葡萄牙人自豪的國菜。這道將鱈魚用鹽醃製保存,食用前需先洗去表面鹽分後再進行調理的菜色,是葡萄牙人的最愛,據說單單一道鹹鱈魚,葡萄牙人就可以變出365種不同的料理方式。

實際品嚐Abadia餐廳的鹹鱈魚,鱈魚肉質有嚼勁,口味偏鹹,與台灣餐廳的魚料理多用清蒸方式烹煮且肉質細緻相較,我還是比較偏愛台灣的魚料理。



葡萄牙餐廳都會隨餐附上一大份馬鈴薯料理,所以在葡萄牙用餐,不用擔心會吃不飽(照片為老婆拍攝)

除了口味極佳的餐點,Abadia餐廳的好服務也讓我們印象深刻。服務生在上菜後會主動替我們將主餐切好再分裝到小盤給我們,而且用餐時,服務生也會不時察看我們是否需要幫助,溫暖且和藹的服務態度,讓我們留下美好極為美好的用餐經驗,看來Abadia餐廳之所以能讓人懷念30年而念念不忘,除了餐點的美味外,有溫度的服務應該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至於老萬在波爾圖留下的遺憾,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餐後甜點烤布丁,口感濃密且不會太甜,也是上乘之作啊(照片為老婆拍攝)

結束波爾圖的行程,我們搭上陳奕迅口中的早開長途班,前往這次旅行的最後一站,里斯本...

(待續)

【四傻遊雙牙】波爾圖的好味道

波爾圖22路電車 在 馬德里 住宿期間,老婆遭逢這次旅行最困窘的事件。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在馬德里訂了一間公寓式的民宿,民宿的熱水依賴一個儲水式電熱水器提供。入住的第一晚,老婆因為看完足球賽回來後覺得有點累,所以先到房間休息,等大家都輪流洗完澡了,才起床洗澡。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