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日

真臘風土體驗記


吳哥寺(Angor Wat)
老婆對歷史沒有興趣,每次我們旅行時,老婆對於我將歷史古蹟列入參訪行程雖然不會反對,但也不會顯的興致盎然。

不過,這世界上有座古蹟,意外在老婆心中佔有一席之地,讓老婆多次提及想要前往參訪。剛好今年下半年,老婆意外擠出假期,幾經討論後,我決定放下害怕水土不服頻頻澇賽的恐懼,陪老婆前往她心中的聖地,吳哥窟。


一本不受重視的遊記,意外成為失落文明的藏寶圖

巴揚寺內部浮雕




行前拜讀蔣勳先生著作的「吳哥之美」,我才知道吳哥遺跡的發現,得歸功於一本不受重視的遊記。

十三世紀,一道聖旨,周達觀越過南海,深入中南半島,出使國力已達鼎盛的真臘國。

元帝國為何要派遣使臣到真臘國?其原因眾說紛紜。有一說認為,元帝國有入侵真臘國的野心,所以周達觀此行任務,表面上是出使,實際上是從事007任務。



在堅硬的石塊上,雕刻出如刺繡般的生動圖案,
是吳哥遺址震驚西方世界的主因


不過,不管出使的真正目的為何,周達觀返國後,將停留在吳哥將近一年期間的所見所聞,撰寫成「真臘風土記」,詳實記錄當時王國人民的生活樣貌、皇城的規模位置,與寺廟雕刻的繁華程度。

只可惜,周達觀的遊記雖被收錄至四庫全書,卻從未引起中原王朝的重視。之後,隨著王國遭暹羅(就是現在的泰國)圍城、潰敗、遷都,遭遺棄的吳哥逐漸淹沒於叢林的吞噬。往後四百年,吳哥像是從未存在於世上一般,於王國人民的記憶中徹底抹除。

19世紀,隨著殖民腳步的進逼,法國人先將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翻譯成法文版,再按文索驥尋得吳哥遺址,這才讓沈睡400年的失落文明,得以重現世間。

一本不受重視的遊記,意外成為失落文明的藏寶圖,我想周達觀應該也沒想到,當初的007任務報告,竟成為後世探索吳哥文明的唯一文字記載吧。



盤根錯節的叢林與滿地散落的石塊,據說是法國人最初發現吳哥遺址時的原貌


心中的須彌山


僅完成石塊砌建,未經雕刻,是塔高寺(Takeo)異於其他吳哥遺址的特徵。
但同樣高聳的山型建築,則與其他吳哥遺址建築相同。



在印度教的世界裡,眾神居住在宇宙的中心「須彌山(Meru)」。真臘國接受印度教信仰後,山自然成為王國子民崇拜的圖騰。


吳哥遺跡多以石階及向上累建的寺塔,一層一層堆疊表現山的意象。這些山型建築,除了用來作為王國子民崇拜的圖騰外,更像是統治者追尋須彌山的象徵。三座、五座、七座,寺塔一座比一座高聳,一座比一座巨大,一座比一座讓人不得不抬頭仰望。



追尋宇宙中心的起點,由此開始


不過,如果只是抬頭仰望,絕對無法盡觀吳哥遺跡內的精緻浮雕。來到這裡,觀光客多會選擇攀登寺塔,好親眼看看寺塔內震驚西方世界的絕美浮雕,與探索心中的須彌山。

這次旅行,我也有攀登過幾座寺塔。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非塔高寺(Takeo)
莫屬。




與塔高寺相較,巴芳寺已架設好木梯供觀光客攀爬


與吳哥寺(Angkor Wat)、巴芳寺(Baphuon)已修建木梯供觀光客攀爬相較,塔高寺仍維持石塊砌建的原作樣貌。陡峭的高度與狹窄的石階,很容易讓意志不堅的人打消攀爬的念頭。不過,即使前方路途艱險,好不容易來到這了,我當然要試試攀爬而上,體驗王國子民當初追尋須彌山的感受。



即使有木梯輔助,觀光客在攀登吳哥寺時,
仍會因吳哥寺陡峭的高度而驚呼連連


一步兩步三步四步往上爬,我沒有手可以牽,只有身旁的石壁可以攙扶。無視汗水早已浸濕內褲,無視乳酸早已堆滿雙腿,直到分不清眼前的模糊是汗水襲來還是淚水流出,我才得以登上塔頂,親身感受王國子民過往追尋須彌山所需付出的真摯努力,以及體會蔣勳先生所描述的意境:

「歐洲中世紀的哥德式教堂也追求信仰的高度,以結構上的尖拱、肋拱、飛扶拱來達到高聳上升的信仰空間。但是,哥德式大教堂的信仰高處,只能仰望,不能攀爬。吳哥寺廟的崇高,卻是在人們以自己的身體攀爬時才顯現出來的。在通向心靈修行的階梯上,匍匐而上,因為越來越陡直的攀升,知道自己必須多麼精進謹慎。沒有攀爬過吳哥寺廟的高梯,不會領悟吳哥建築裡信仰的力量。」

光看文字敘述是否無法體會蔣勳先生想表達的意境?來一趟吳哥,親身攀爬寺塔,相信你一定能有所體會。相信我,這會是深刻的體會。

登上吳哥寺一覽無際熱帶叢林地貌,讓人有短暫脫離文明羈絆的快感


攪動乳海


面向吳哥寺採逆時針方由南面向東面走,可以看到印度教創世紀故事--攪動乳海的浮雕




與現今世上主要宗教多以揚善棄惡為主要教義相較,印度教應該是最貼近現實世界的宗教了。這點可以從印度教的創世紀故事:「攪動乳海」看出。



被視為維護眾生的毗濕奴,中立的俯視善惡力量的拉扯


在印度教的創世紀故事中,善神、惡神各自率眾分據兩端拉扯巨蛇Naga。拉扯的力量攪亂象徵生命的乳海,激起的浪花幻化成飛天仙女,乳海裡的魚、蝦、鱷魚,也因善、惡力量的拉扯而翻騰活耀,被視為維護眾生的毗濕奴神則位於中央,平靜的俯視雙方,既不出手制止惡的力量,也不幫助善的力量,彷彿生命的起源,本來就是來自於善、惡兩勢力的彼此較勁;彷彿善、惡二股力量,本來就應該同存於世間。







惡魔拉伐那出動,大地驚動,萬獸驚恐走避



同樣的故事也可以在斑蒂絲蕾寺(Banteay Srei)內的浮雕看到。

濕婆神抱著妻子坐在五重山上,惡魔拉伐那突然出現,幻化出無數頭顱手臂,讓大地因此風雲變色,萬獸驚恐走避,更讓濕婆神不得不緊擁愛妻。一幕幕善惡相競的神話故事,像是一再提醒信徒,善、惡之於世間,就像陽光、空氣、水之於人類一般,如此自然且不可或缺。

不管你來自何方,當你了解柬埔寨近代歷史後,你很難不憐憫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好不容易擺脫長達九十年的殖民後,又遭受赤柬接手恐怖統治,短短三年零八個月,共有一百萬柬埔寨人死於屠殺與飢荒,直到二十世紀末,柬埔寨人才獲得免於恐懼的自由。

不過,縱然現實環境如此殘酷,柬埔寨人依然微笑面對人生,微笑面對這個善惡必然並存的現實世界。是宗教使他們如此平淡的面對困厄嗎?在柬埔寨旅行時,這個疑問一直浮現在我的腦海。


蔣勳先生認為斑蒂蕾絲寺的雕刻,其精美程度可比擬波斯的織毯、中國的刺繡及中古歐洲大教堂的玻璃花窗


微笑高棉


巴揚寺(Bayon),又有譯為巴戎寺,是吳哥國王闍耶跋摩七世為自己修建的陵寢寺院
來到吳哥遺跡,你會常常看見四面佛塔。在進入吳哥城南門時會見到,在暹粒市場的紀念品攤販會見到,在巴揚寺更是有49座四面佛塔對著你微笑。



著名的高棉微笑」,指的就是巴揚寺的四面佛塔。這座由真臘國王闍耶跋摩七世為自己修建的陵寢寺院,因寺內49座尖塔上有一百多面靜穆微笑而聞名於世。



信奉印度教的真臘國為何要修建佛像寺塔?這要回到闍耶跋摩七世本身的故事說起。根據維基百科記載,闍耶跋摩七世雖為國王長子,卻未能從父王手裡繼承王位;身為王族,但自己的弟弟死亡時,也沒能繼承弟弟的王位,直到年近五十,在王國面臨占城(位於越南中部的古國)的威脅時,才把握機會挺身而出,帶領王國擊退來敵並登上王位。





吳哥城南門,也有四面佛塔



晚年的闍耶跋摩七世,厭倦了上半輩子無數的爭鬥、背叛、復仇、侵略、抵抗,決定放下一切慾望騷動,皈依大乘佛教,虔心追求寧靜無廝殺的平和世界。巴揚寺內百餘面闔上雙眼平和微笑的佛像,似乎就是刻劃他晚年虔誠追求夢想中烏托邦的樣貌。



巴揚寺一景



不過,烏托邦終究只存在夢想中,柬埔寨的人民,並沒有因為隨處可見的高棉微笑,而倖免於獨裁統治者慘無人性的濫殺。就此,蔣勳先生於吳哥之美書中,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敘述:

在戰亂的年代,在饑餓的年代,在血流成河,人比野獸還殘酷地彼此屠殺的年代,他一直如此靜穆地微笑者。他微笑,是因為看見了什麼?領悟了什麼嗎?或者,他微笑,是因為他什麼也不看?什麼也不想領悟?美,也許總是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



各旅行團導遊紛紛指名這個角度是巴楊寺最著名的微笑,
身為觀光客,當然要拍照留念啦


不可能的任務


吳哥城鬥象台。當年真臘國王,就是站在上頭,檢閱王國的強盛軍容

遊記寫到這,氣氛好像有點沉悶了,我們來聊聊輕鬆點的話題。

前面提到,周達觀出使真臘國後,寫了一份007報告,這份報告除了詳實記錄皇城的坐落位置外,也記錄了當時真臘國王的不可能任務。

傳說中的七頭巨蛇Naga

根據周達觀的記載,吳哥皇城:「其內中金塔,國主夜則臥其下。土人皆謂塔之中有九頭蛇精,乃一國之土地主也,係女身,每夜則見;國主則先與之同寢交媾,雖其妻亦不敢入。二鼓乃出,方可與妻妾同睡。若此精一夜不見,則番王死期至矣,若番王一夜不往,則必獲災禍。

你看到了嗎?國王每天晚上都要去見九頭蛇精並與她交媾,是每天喔!如果一天想偷懶,非死即災,這種沒有假期的工作馬任務,已經很累人了,但更慘絕人寰的境遇,其實還在後頭。


現今的金塔,早已不復周達觀所述的宏偉樣貌了


周達觀在真臘風土記裡是這樣描述古時真臘國女性的:又每見人言番婦多淫,產後一兩日即與夫合;若丈夫不中所欲,即有買臣見棄之事。若丈夫適有遠役,只可數夜,過十數夜,其婦必曰:『我非是鬼,如何孤眠?』,淫蕩之心尤切。」當然,周達觀的遣詞用字,充滿不合時宜的貶抑女性用詞,以及儒家文化性壓抑教條下產生的愛吃愛嫌棄心態。不過,從周達觀的紀錄,至少可以知道,當時真臘國女性,享有相當程度的性自主權,如果老公沒辦法滿足他,被嫌棄踢下床或被戴綠帽,都是剛好而已。


鬥象台又一景





再把前面周達觀的兩段紀錄合而為一觀看,你將發現,真臘國王每晚上半夜為了子民,要先征服九頭蛇精,否則非死即災;到了下半夜回到妻妾寢室,還要滿足妻妾需求,否則會遭妻妾嫌棄,如此日也操眠也操的工作,如果不是神,正常人哪能應付的了啊。

你說古時真臘國王是不是具有神性?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
信了!


吳哥的日出與日落

坐在吳哥寺護城河前靜待夕陽落下的時刻,絕對能列入人生最愜意時刻排行榜





除了豐富的古蹟群外,吳哥寺的日出與日落,絕對是每個觀光客來到吳哥旅遊時,不容錯過的精采時刻。

此行我們一到吳哥,完成飯店check-in後,立刻前往吳哥寺,捕捉日落前的晚霞景色。一到吳哥寺,就能看到來自不同國度的觀光客,齊聚吳哥寺護城河前,等待日落晚霞映照護城河的美景。坐在吳哥寺護城河前靜待夕陽落下的時刻,絕對能列入人生最愜意時刻排行榜。




日落餘暉印照吳哥寺窗櫺,讓吳哥寺的美景又添一處





除了日落,吳哥寺的日出景色,更是聞名遐邇。


天色未亮前,已可自寺前池畔看見吳哥寺倒影



來到吳哥遺址觀光,旅行社通常都會建議你找一天早起,前往吳哥寺觀賞日出。愛湊熱鬧如我們,自然不能落於人後。來到吳哥第二天一早四點,我們就起床前往吳哥寺準備觀賞日出。


別懷疑,這些人潮都是在清晨四點就排在池子前,等著捕捉日出美景


太陽露臉前,陽光先在雲層染上一抹紅向觀光客打招呼



跟老婆擠在湖畔前,忍受蚊蟲叮咬,眼見已過表訂日出時刻,天色早已明亮,卻仍未見太陽露臉,就在我們以為今天的太陽被過厚雲層擋住露臉時刻,而準備離去時,老婆隨著身後的驚呼聲回頭一望,這才發現太陽已慢慢從吳哥寺後方探出頭來。


老婆隨著身後的驚呼聲回頭一望,這才發現太陽已慢慢從吳哥寺後方探出頭來



老婆一看到日出,立刻興奮地拿著相機捕捉日出美景,並興奮地說:這好像是我們第一次一起看日出耶!

真的耶,這是我跟老婆第一次一起看日出,也是我們這趟旅行最溫暖的時刻!

從老婆相機拍到的日出景色
以上就是我們這趟旅行的感想。因為我不懂建築、藝術,所以只能以歷史故事為引,穿插介紹幾個我覺得很有趣的吳哥遺跡。但吳哥遺跡的實際數量,遠高於本篇遊記所介紹的寺院,各位如果想找尋更多的吳哥之美,絕對建議各位走一趟吳哥,親身感受吳哥之美。

【四傻遊雙牙】波爾圖的好味道

波爾圖22路電車 在 馬德里 住宿期間,老婆遭逢這次旅行最困窘的事件。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在馬德里訂了一間公寓式的民宿,民宿的熱水依賴一個儲水式電熱水器提供。入住的第一晚,老婆因為看完足球賽回來後覺得有點累,所以先到房間休息,等大家都輪流洗完澡了,才起床洗澡。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