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寺(Angor Wat) |
老婆對歷史沒有興趣,每次我們旅行時,老婆對於我將歷史古蹟列入參訪行程雖然不會反對,但也不會顯的興致盎然。
不過,這世界上有座古蹟,意外在老婆心中佔有一席之地,讓老婆多次提及想要前往參訪。剛好今年下半年,老婆意外擠出假期,幾經討論後,我決定放下害怕水土不服頻頻澇賽的恐懼,陪老婆前往她心中的聖地,吳哥窟。
一本不受重視的遊記,意外成為失落文明的藏寶圖
巴揚寺內部浮雕 |
行前拜讀蔣勳先生著作的「吳哥之美」,我才知道吳哥遺跡的發現,得歸功於一本不受重視的遊記。
十三世紀,一道聖旨,周達觀越過南海,深入中南半島,出使國力已達鼎盛的真臘國。
元帝國為何要派遣使臣到真臘國?其原因眾說紛紜。有一說認為,元帝國有入侵真臘國的野心,所以周達觀此行任務,表面上是出使,實際上是從事007任務。
在堅硬的石塊上,雕刻出如刺繡般的生動圖案, 是吳哥遺址震驚西方世界的主因 |
不過,不管出使的真正目的為何,周達觀返國後,將停留在吳哥將近一年期間的所見所聞,撰寫成「真臘風土記」,詳實記錄當時王國人民的生活樣貌、皇城的規模位置,與寺廟雕刻的繁華程度。
只可惜,周達觀的遊記雖被收錄至四庫全書,卻從未引起中原王朝的重視。之後,隨著王國遭暹羅(就是現在的泰國)圍城、潰敗、遷都,遭遺棄的吳哥逐漸淹沒於叢林的吞噬。往後四百年,吳哥像是從未存在於世上一般,於王國人民的記憶中徹底抹除。
19世紀,隨著殖民腳步的進逼,法國人先將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翻譯成法文版,再按文索驥尋得吳哥遺址,這才讓沈睡400年的失落文明,得以重現世間。
一本不受重視的遊記,意外成為失落文明的藏寶圖,我想周達觀應該也沒想到,當初的007任務報告,竟成為後世探索吳哥文明的唯一文字記載吧。
盤根錯節的叢林與滿地散落的石塊,據說是法國人最初發現吳哥遺址時的原貌 |
心中的須彌山
![]() |
登上吳哥寺一覽無際熱帶叢林地貌,讓人有短暫脫離文明羈絆的快感 |
攪動乳海
面向吳哥寺採逆時針方由南面向東面走,可以看到印度教創世紀故事--攪動乳海的浮雕
在印度教的創世紀故事中,善神、惡神各自率眾分據兩端拉扯巨蛇Naga。拉扯的力量攪亂象徵生命的乳海,激起的浪花幻化成飛天仙女,乳海裡的魚、蝦、鱷魚,也因善、惡力量的拉扯而翻騰活耀,被視為維護眾生的毗濕奴神則位於中央,平靜的俯視雙方,既不出手制止惡的力量,也不幫助善的力量,彷彿生命的起源,本來就是來自於善、惡兩勢力的彼此較勁;彷彿善、惡二股力量,本來就應該同存於世間。
|
微笑高棉
![]() |
巴揚寺(Bayon),又有譯為巴戎寺,是吳哥國王闍耶跋摩七世為自己修建的陵寢寺院
來到吳哥遺跡,你會常常看見四面佛塔。在進入吳哥城南門時會見到,在暹粒市場的紀念品攤販會見到,在巴揚寺更是有49座四面佛塔對著你微笑。
著名的「高棉微笑」,指的就是巴揚寺的四面佛塔。這座由真臘國王闍耶跋摩七世為自己修建的陵寢寺院,因寺內49座尖塔上有一百多面靜穆微笑而聞名於世。
信奉印度教的真臘國為何要修建佛像寺塔?這要回到闍耶跋摩七世本身的故事說起。根據維基百科記載,闍耶跋摩七世雖為國王長子,卻未能從父王手裡繼承王位;身為王族,但自己的弟弟死亡時,也沒能繼承弟弟的王位,直到年近五十,在王國面臨占城(位於越南中部的古國)的威脅時,才把握機會挺身而出,帶領王國擊退來敵並登上王位。
|
吳哥城南門,也有四面佛塔 |
晚年的闍耶跋摩七世,厭倦了上半輩子無數的爭鬥、背叛、復仇、侵略、抵抗,決定放下一切慾望騷動,皈依大乘佛教,虔心追求寧靜無廝殺的平和世界。巴揚寺內百餘面闔上雙眼平和微笑的佛像,似乎就是刻劃他晚年虔誠追求夢想中烏托邦的樣貌。
巴揚寺一景 |
不過,烏托邦終究只存在夢想中,柬埔寨的人民,並沒有因為隨處可見的高棉微笑,而倖免於獨裁統治者慘無人性的濫殺。就此,蔣勳先生於吳哥之美書中,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的敘述:
「在戰亂的年代,在饑餓的年代,在血流成河,人比野獸還殘酷地彼此屠殺的年代,他一直如此靜穆地微笑者。他微笑,是因為看見了什麼?領悟了什麼嗎?或者,他微笑,是因為他什麼也不看?什麼也不想領悟?美,也許總是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
各旅行團導遊紛紛指名這個角度是巴楊寺最著名的微笑, 身為觀光客,當然要拍照留念啦 |
不可能的任務
吳哥城鬥象台。當年真臘國王,就是站在上頭,檢閱王國的強盛軍容 |
遊記寫到這,氣氛好像有點沉悶了,我們來聊聊輕鬆點的話題。
前面提到,周達觀出使真臘國後,寫了一份007報告,這份報告除了詳實記錄皇城的坐落位置外,也記錄了當時真臘國王的不可能任務。
傳說中的七頭巨蛇Naga |
你看到了嗎?國王每天晚上都要去見九頭蛇精並與她交媾,是每天喔!如果一天想偷懶,非死即災,這種沒有假期的工作馬任務,已經很累人了,但更慘絕人寰的境遇,其實還在後頭。
![]() |
現今的金塔,早已不復周達觀所述的宏偉樣貌了 |
周達觀在真臘風土記裡是這樣描述古時真臘國女性的:「又每見人言番婦多淫,產後一兩日即與夫合;若丈夫不中所欲,即有買臣見棄之事。若丈夫適有遠役,只可數夜,過十數夜,其婦必曰:『我非是鬼,如何孤眠?』,淫蕩之心尤切。」當然,周達觀的遣詞用字,充滿不合時宜的貶抑女性用詞,以及儒家文化性壓抑教條下產生的愛吃愛嫌棄心態。不過,從周達觀的紀錄,至少可以知道,當時真臘國女性,享有相當程度的性自主權,如果老公沒辦法滿足他,被嫌棄踢下床或被戴綠帽,都是剛好而已。
![]() |
鬥象台又一景 |
再把前面周達觀的兩段紀錄合而為一觀看,你將發現,真臘國王每晚上半夜為了子民,要先征服九頭蛇精,否則非死即災;到了下半夜回到妻妾寢室,還要滿足妻妾需求,否則會遭妻妾嫌棄,如此日也操眠也操的工作,如果不是神,正常人哪能應付的了啊。
你說古時真臘國王是不是具有神性?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
信了!
吳哥的日出與日落
坐在吳哥寺護城河前靜待夕陽落下的時刻,絕對能列入人生最愜意時刻排行榜
除了豐富的古蹟群外,吳哥寺的日出與日落,絕對是每個觀光客來到吳哥旅遊時,不容錯過的精采時刻。
此行我們一到吳哥,完成飯店check-in後,立刻前往吳哥寺,捕捉日落前的晚霞景色。一到吳哥寺,就能看到來自不同國度的觀光客,齊聚吳哥寺護城河前,等待日落晚霞映照護城河的美景。坐在吳哥寺護城河前靜待夕陽落下的時刻,絕對能列入人生最愜意時刻排行榜。
除了日落,吳哥寺的日出景色,更是聞名遐邇。
來到吳哥遺址觀光,旅行社通常都會建議你找一天早起,前往吳哥寺觀賞日出。愛湊熱鬧如我們,自然不能落於人後。來到吳哥第二天一早四點,我們就起床前往吳哥寺準備觀賞日出。
我跟老婆擠在湖畔前,忍受蚊蟲叮咬,眼見已過表訂日出時刻,天色早已明亮,卻仍未見太陽露臉,就在我們以為今天的太陽被過厚雲層擋住露臉時刻,而準備離去時,老婆隨著身後的驚呼聲回頭一望,這才發現太陽已慢慢從吳哥寺後方探出頭來。
老婆一看到日出,立刻興奮地拿著相機捕捉日出美景,並興奮地說:這好像是我們第一次一起看日出耶!
真的耶,這是我跟老婆第一次一起看日出,也是我們這趟旅行最溫暖的時刻!
以上就是我們這趟旅行的感想。因為我不懂建築、藝術,所以只能以歷史故事為引,穿插介紹幾個我覺得很有趣的吳哥遺跡。但吳哥遺跡的實際數量,遠高於本篇遊記所介紹的寺院,各位如果想找尋更多的吳哥之美,絕對建議各位走一趟吳哥,親身感受吳哥之美。
|